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Dunkirk--《敦克爾克大行動》:三個謎題,二次大戰,一線希望

193991日凌晨德軍突擊波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法隨即對德宣戰。戰況持續至19405月,德軍越過馬其諾防線,以AB兩線包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等西歐諸國。僅不過兩週間,德裝甲部隊就橫貫法國,直擊英吉利海峽岸邊,北部的英法比荷聯軍受困於法國北部法蘭德斯地區,527日比利時軍隊旋即投降。根據德國A軍團的官方戰爭日記指出,因希特勒在走訪A集軍團司令部後命令部隊暫緩,以阻擋敵軍突圍,另有史學家闡釋德軍此舉另有政治打算:使其部分英軍撤回英倫,有助於爾後希特勒與邱吉爾的外交議和。正因約有七天的停戰空窗,英國首相邱吉爾下達「發電機行動」,約四十萬英法聯軍集中至比法邊境海港小鎮敦克爾克撤退。霧氣迷濛,海沫綿密的淺灘面對西面的英倫大島,運輸車輛來來回回,遠方戰艦靠岸的身影,成為聯軍絕處逢生的唯一希望。

以《星際效應》、《全面啟動》與《黑暗騎士》系列驚豔全球的英國鬼才克里斯多福諾蘭,2017年再度與享譽全球的配樂大師漢斯季默攜手合作,開場渺無人煙的迷你小鎮,白紙紛飛,窗邊的殘煙一點,卻因一聲槍響劃破了詭譎的寂靜。新生代英倫男孩Fionn Whitehead飾演的英國二等兵湯米一路狂奔(深邃的五官與表情精湛的雙眉,惜字如金的沈默卻又爆發力十足,頗有影帝丹尼爾戴路易斯的架勢,後勢看漲),穿越槍林彈雨與重重高牆,豁然一見的海闊天空,只是,面無表情的人龍隊伍,伴隨永無止境的海浪滔滔,回家之路竟是長夜漫漫路迢迢。


在多佛小鎮居住的道森先生(由《間諜橋》榮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Mark Rylance飾演,除了諾蘭導演外,以舞台劇起家的硬底子Mark Rylance也是吸引本小姐買票入場的原因之二),與二兒子彼得還有鄰居小跟班喬治,趁海防巡邏官稍有閃失之時,逕自地、冷靜地、自持地、手無寸鐵地,駕駛自家小船開往法國敦克爾克。

道森先生是英國「Keep Calm and Carry On」的精神象徵(英國首相邱吉爾於二戰期間對於全英民眾的精神喊話),他堅持營救的動機,直到影片終了才由二兒子解謎,這是諾蘭對於參與敦克爾克救援行動的平民之致敬。道森父子與鄰居男孩在半途中就順利營救了受困於戰鬥機殘骸中的英國飛行員(愛爾蘭憂鬱型男席尼墨菲也算是諾藍陣營的老班底,但是挺有趣的是,導演總是安排他飾演帶有神經質、冥頑卻又帶點悲劇性的角色,好如在《全面啟動》中那一心一意只想知道父親保險櫃秘密的失落兒子,或是《黑暗騎士》中心懷憤恨的「稻草人」),他先是不發一語爾後暴力相向的創傷壓力症候群,在稍嫌狹窄的四人小船艙,陷入了人道戰爭的危機。席尼墨菲陰晴不定、甚至懦弱膽怯、毫無感恩悔意的無名角色,象徵了大戰間接性地,好如傳染病似的,摧毀了平民百姓的希望與生活,也是諾蘭對於大戰之於人們精神與記憶的無情打擊,最擲地有聲的控訴。

英國變色龍湯姆哈迪也是諾蘭班底名單常客,這回雖然沒有像在《黑暗騎士》中增肥剃大光頭飾演大反派,卻也因為飾演皇家飛行員的角色因素,從片頭蒙面到最後片尾一刻,帥氣無敵的湯姆哈迪才因飛機燃料不足迫降而露臉解謎。與其他主要敘事者相較,湯姆哈迪與戰鬥飛行員間的對白,大抵是本片最多話的角色了。

《敦克爾克大行動》首映後全球票房逼近五億美元,知名影評讚譽不斷,卻也有少許評論針對諾蘭導演向來一貫缺乏人物背景性格描述的劇本缺陷。是的,從早期的《頂尖對決》、《全面啟動》到今年的《敦克爾克大行動》中,角色間的情緒發展與行事動機並無脈絡可循,或許之於英國文學系出身的克里斯多福諾藍,這可讓許多影評大書特書一番。不過眼尖觀眾或許可以發覺,諾蘭善於運用「時間」為電影敘事主軸,他筆下的原創角色幾乎都沒有家族姓氏(《全面啟動》中湯姆哈迪的角色僅是Eames,本片是Farrier),席尼墨菲甚至只不過是一位「發抖的士兵」而已。

身兼編劇的諾藍有意無意,尤其在歷史上死傷無數的二次大戰,表達之於無名英雄沈沒在史冊洪流中的小小諷刺。遍布世界各處的無名軍人公墓,我們如果有能造訪,身處其中,我們能得知那些先前先烈的家庭背景與個人情感麼?我們可以想像他或許自私自利、只想踩著別人的屍塊前進而贏得勝利,最後卻因一絲絲的良心發現而捨身救人麼?我們能描述空軍行員鳥瞰美麗的沙灘,卻眼見敵軍的空襲而同袍濺血處處的焦慮心情麼?若無歷史文學記載,我們能得知叫不出名的小老百姓之於戰爭的犧牲與貢獻麼?我們能深切體會前一秒還會說會笑的同儕,下一秒就身首異處,殘肢斷腿,瞬間無語、無聲無息的不可置信麼?


所以諾蘭不強調對話建構整體劇情與人物發展,而是運用攝影調度與畫面建構,將陸海空的角度,以一週、一天、一小時的交錯時間線,搭配三個謎題(隻字不提的吉布森與陸軍二等兵湯米完全不知對方背景卻能了然於心為謎題之一,道森父子自願救援的強烈動機謎題之二,湯姆哈迪的帥臉謎題之三),以類似身臨其境的拍攝角度(湯米躲避德軍埋伏時的平身背影,因跑動而在眼前模焦的軍服大衣宛如我們觀眾也是逃命的隊員之一; 湯姆哈迪俯瞰敦克爾克沙灘與後照鏡的角度視野放大聚焦,特別鮮明,好似我們是湯姆哈迪的副座駕駛般),以英國國民觀點,闡述大戰史上最驚險動人的戰略性大撤退。

漢斯季默古典交響樂的滂礡配樂,以滴滴答答的時鐘為開端,是諾蘭時間線的提示聲,而令本小姐聽到心臟有感疼痛的轟炸機攻擊,以及在密閉船艙掙扎至最後一刻無力開閘的無聲痛楚,更是編導與配樂大師想力促過慣太平生活的觀眾們進入戰場,了解戰爭殘酷、陰暗本質的用心良苦。


與史蒂芬史匹伯《搶救雷恩大兵》的謎題敘事相較(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米勒上尉的本業、雷恩的帥臉以及米勒上尉的遺言為三大謎題),諾蘭的謎題以簡短接近無語的對話輕輕悄悄的帶過,也沒有安排下達「發電機行動」的邱吉爾首相露臉說話,毫無英雄大片煽情之感(不過,熟稔二次大戰史的人盡皆知,邱吉爾酷愛戰爭,他最終的目的是以擊垮希特勒為目標,也有不少史學家認為二次大戰若無英美的主導決策,戰事或許能提早結束。莫非,諾蘭也知邱吉爾人品本質,才以「文學的正義」硬不讓重要角色在片中露臉?又或是,敦克爾克大撤退本來就是泥菩薩過江,也根本不是勝利的凱旋)。以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相對照,諾蘭特寫的創傷壓力症候群軍人,毫無插科打諢與記憶交代(席尼墨菲這發抖的士兵到底受了什麼打擊我們無從得知,李安的比利之於戰事描述非常細膩詳盡,他同儕的對話也盡顯青春幽默),只能透過他獲救前的膽小如鼠、獲救後的歇斯底里與下船後的不道而別看到人性不由自主的陰暗表象。

諾蘭首度執導的二戰大片,畫面簡約、對白鮮少、色調單一、死亡無聲,卻在最後橋段的熊熊烈火中,暗示了無名英雄的共同努力與智慧,給予人們一線線無窮的希望曙光。

At Finnkino, Sello
Special Thanks: JMH, Prof. Stephen Ohlander 
Photography & Works Cited
www.imdb.com
開眼週報第613期轉載 2017/08/03 http://app2.atmovies.com.tw/eweekly/XE1708036999/

SHARE: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 Created by pipdig